这些天,不少市民可能都注意到在自家小区附近的垃圾箱处有了一些新变化,原本单调的垃圾箱增加了红色、蓝色、绿色灰色相间、全绿色等不一样的颜色的标识。据悉,这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的重要一步,目的是在垃圾投放环节让市民进行自觉分类,减少垃圾清运处理的压力,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红色、蓝色、绿色灰色相间、全绿色标识分别对应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
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深入推动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工作,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精神,市环卫处迅速行动,制定了《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视觉识别系统》,对原来设备改造提升,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他说。
《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视觉识别系统》对生活垃圾分类标识色、生活垃圾分类标识、生活垃圾分类容器标识使用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公示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公示图解、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告知书、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区域标识、生活垃圾分类果皮箱等进行了图示规范说明。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都设置在公共区域,这样方便市民投放。”市环卫处工作人员表示,在每一个投放点,至少配置一组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收集容器(餐厨垃圾收集容器根据周围产生情况确定是不是设置)。容器上对应张贴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在此基础上,还要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公示牌,有条件的张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告知书。
用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暂存和转运的收集站,内部合理地布局各类垃圾存放区,并对应设置分类收集容器,容器数量根据各类垃圾产生量配置。在垃圾箱房墙面上张贴收运企业、物业管理、投诉部门手机号和分类收运时间等信息。
记者在岱道庵路的垃圾分类中转站看到,四类垃圾桶(分别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摆放在列。偶尔有前来倾倒垃圾的市民,并没有特别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垃圾分类中转站值守的环卫人员会对市民进行口头引导,但效果欠佳,市民们往往丢了垃圾就走或者回一句“下次注意”。
记者随机采访了前来倾倒垃圾的市民柳女士,她坦言,自己丢弃的垃圾袋中有餐厨垃圾也有纸盒、塑料瓶等杂物,对于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自己和家人也从未尝试过,都是把垃圾装进一个塑料袋直接扔掉。
针对这些垃圾袋,值守的环卫人员往往有必要进行破袋检查,再进行二次分拣,按照分类标准做分类投放。“按照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垃圾‘随有随分拣’,确保垃圾分类的准确性达到90%以上。对于垃圾分类不明确的垃圾投放者,我们一般会给予指正并示范正确做法,这期间往往会引发一些矛盾,还是需要慢慢引导。”环卫处保洁三公司负责人李翔意介绍,虽然分类垃圾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而且也有相应的标识,但是仍有不少市民不按规定完成投放,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据市垃圾分类指导办公室主任颜曦介绍,市民坚持垃圾分类,可节约能源。通过对餐厨垃圾的专项处置进行发电或制造成肥料原料,变废为宝。对电池等垃圾的分类还能减少垃圾中的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对空气和土壤等造成污染。此外,坚持生活垃圾分类还可以有效杜绝地沟油重返餐桌,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根据周围居民分布情况,目前在城区设置了74个垃圾专业分类收集站,供市民倾倒垃圾。为加快餐厨垃圾处理,我们已与城区700多家饭店、酒店签署处置协议,每天能将大量餐厨垃圾输送到相应地点进行科学处理。下一步,还会通过组织志愿宣传劝导、垃圾分类讲堂进校园、‘跟着垃圾去旅游’参观、市民大课堂、环卫体验日等活动,向广大市民和学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参与度。”颜曦说。
别看“垃圾小事”,源头一乱,便“方寸大乱”。垃圾分类处理必须从千家万户的源头分类抓起。
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和先行城市,我市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的有效途径,先后出台了《泰安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并计划于2017年年底前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和较为成熟的硬件设施相比,市民自觉分类的意识相对淡薄,是当前我市推行垃圾分类的制约因素。虽然分类垃圾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但仍有不少市民对垃圾怎样分类投放不太明确,不能按规定完成投放,这不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未分类垃圾中含有的部分尖锐废弃物或有毒物质也增加了环卫工人二次分拣的危险性。因此,垃圾分类源头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垃圾分类的中、下游环节。那么又该如何从源头抓好垃圾分类?
首先,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解决泰安市民意识上的不足。这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强度和频率。针对细化分类知识教育,深入机关、街道、社区举行高强度和高频率的宣传,让市民都能认识到垃圾减量分类、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并具备相应的意识和知识;垃圾分类还应成为中小学劳动课程的一部分,把垃圾分类效果作为学生社会公共生活能力评价的标准,让垃圾分类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其次,让垃圾分类从理念转为行动,这离不开广大大市民的支持和参与。垃圾分类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要想让被动的、强制的、自上而下的要求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自下而上的行为,不妨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或者组建垃圾分类指导义工队伍,担当生活垃圾入户宣传指导员、桶前督导员、垃圾分类监督员,担负起环保日常指导培训等责任,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垃圾分类工作从开始走入泰安市民的视线,到现在的强力推进,点点滴滴彰显着为民着想的情怀。面对一个个分类垃圾桶,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学会分类、自觉分类,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生活小习惯。唯有如此,才能让垃圾分类成果惠及全市广大群众,让绿色发展在泰安蔚然成风!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