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水体是指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等自然形成的水体,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水体中存在着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它们对水体的质量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了解自然环境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需要对水体进行采样和分析。采样和分析是环境监视测定的基础和关键,它们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文将介绍自然环境水体的采样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采样是指从自然环境水体中取得少数、能够代表整个水体或某一部分水体的物质或能量的过程。采样方法应根据监测目的、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区域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采样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 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点应能够反映水体的全面情况,避免受到局部污染或干扰的影响。采样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水体的类型、规模、流向、功能区划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河流应设置上游、中游、下游等不同断面的采样点;湖泊、水库应设置近岸、中心等不同位置的采样点;海洋应设置近岸、外海等不一样的区域的采样点。
- 采样时间的确定:采样时间应能够反映水体的动态变化,考虑到季节、气候、潮汐、降雨等因素的影响。采样时间的频率和间隔应根据监测目标、监测项目、监测标准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长期监测应按月或季度进行;短期监测或突发事件监控监测应按日或小时进行。
- 采样器具的选择:采样器具应能确保水样的完整性和代表性,避免造成污染或损失。采样器具的类型和规格应根据水体的深度、流速、透明度等因素选择。一般来说,常用的采样器具有塑料桶、玻璃瓶、金属桶、单层采水瓶、多层采水瓶、直立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等。
- 采样操作的规范:采样操作应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程序进行,保证安全和有效。采样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准备工作:检查并清洗消毒采样器具,准备并标记好采样容器,携带必要的仪器和记录表,了解采样点的具置和情况。
- 采样过程:按照采样计划,到达采样点,选择正真适合的采样深度和位置,使用合适的采样器具,取得足够数量的水样,避免接触或污染水样,记录采样时间、地点、深度、温度、pH等现场参数。
- 采样后处理:将水样装入标记好的采样容器,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加入适量的防腐剂或调节pH值,密封好容器,防止泄漏或挥发,将水样放入冰箱或冷藏箱,尽快运送到实验室。
前处理是指在分析之前对水样做必要的处理,以便于分析方法的实施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前处理方法应根据分析目标、分析项目、分析方法等因素选择。一般来说,前处理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 分离和富集:分离和富集是指利用不一样物质在不同介质中的分配系数或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将待测物质从水样中分离出来,并浓缩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过程。分离和富集的目的是去除或减少干扰物质,提高待测物质的检出限和信噪比。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有过滤、离心、蒸馏、萃取、吸附等。
- 消解和转化:消解和转化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水样中难溶或难测的物质转化为易溶或易测的形式的过程。消解和转化的目的是提高待测物质的可测性和可比性。常用的消解和转化方法有湿式消解、干灰化、微波消解、氧弹燃烧等。
- 蒸发和浓缩:蒸发和浓缩是指利用加热或真空等方法,使水样中的溶剂挥发掉,由此减少水样体积,增加待测物质浓度的过程。蒸发和浓缩的目的是提高待测物质的检测灵敏度和精密度。常用的蒸发和浓缩方法有旋转蒸发、减压蒸发、冷冻干燥等。
- 衍生化:衍生化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水样中难以直接分析或分析效果不佳的物质转化为易于分析或分析效果较好的衍生物的过程。衍生化的目的是改善待测物质的性质和特征,增强其与分析方法之间的相容性。常用的衍生化方法有酯化、乙酰化、硫酰化等。
以上是我介绍的自然环境水体的采样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希望对你起到一定的帮助。如果你对这一些方法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或者关注我的博客,我会不定期更新更多关于环境监视测定方法的内容。谢谢你的阅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